《食用菌学报》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食用菌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复方药效学研究

 
来源:食用菌学报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1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几乎没有任何一种文明能够与华夏文明能够在医学上形成比较系统化地对比。毕竟只有中医将“内五行”与“外五行”相互结合起来阐述其重要性。而就在这个过程中所透过不断地探索所衍生出来的“食疗”、“药膳”在时至今日仍然受到高度的重视和肯定。 1 食用菌以及食用菌提取物 据现有文史资料的考证,最迟不晚于战国时期,菌类就被作为一种食材广泛地应用在较为重要的宫廷宴会场合。而无论在《神农本草经》还是《本草纲目》中,都有食用菌以及食用菌提取物作为重要的药材,纳入到临床医学诊疗的明确记载。 不过也必须客观地讲,在当时生产力较弱的状态下,特别是对医学理念并没有形成系统化认识的过程中,当时的食用菌提取物有效利用的确偏低。因此其药用价值基本上都是透过不断地探索、摸索,从而实现不断优化的。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食用菌以及食用菌提取物的有效利用,无论是从方向、渠道还是方式上都有明显地改观。 一方面,食用菌被作为“生药”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高度肯定。1974年刘波先生所著的《中国药用真菌》中,对于食用菌的“生药”价值予以了全面地肯定。特别是对于诸如香菇多糖等物质的利用,明显地提出了从不同的角度完成不同利用的现代化医药学使用理念。这样就让食用菌以及食用菌的提取物从单一的药材利用向融合型药材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食用菌被作为“中成药”已经实现了其药效的综合利用。《中国药用真菌图鉴》一书中,所记载的能够显现出具有抗癌抗肿瘤效果的药用真菌多达216种。而这其中绝大多数有效成分,都能够在较为常见的食用菌中提取出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明显地降低了食用菌作为中成药的基础成本,能够让食用菌以及食用菌的提取物在病理学综合化利用上全面提升其医学价值 2 食用菌提取物的基础化学成分 对于很多并没有医学基本常识的普通民众而言,“谈菌色变”完全是一种下意识地反映。毕竟从常理上来说,菌类对于正常的生活状态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要远远大于其正面影响,其实完全这是对于“菌”的一种狭隘性认识。食用菌的存在不仅根本不可能对于人体正常的食物摄入产生任何负面影响,而且还能够透过这种食用菌的有效利用,彻底扭转甚至改变可能存在的人体生理病态。其中最为明显的当属食用菌的抗肿瘤提取物,利用食用菌的抗肿瘤物质主要是多糖和蛋白多糖体。真菌多糖是一种生物反应修饰剂,它并不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间接的抑制肿瘤生长[1~2]。人们最为熟知的人参中其实就包含有较多的植物多糖,传统中医药学中所提出的“人参吊命”其实很多程度上就是植物多糖的一个临床使用过程。但是因为人参的价值较高,在现有条件下无论是大面积种植,还是综合性量化提取,都因为成本的因素受到明显地限制。 当代医学技术的不断优化与提升,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将食用菌提取物的提取过程进行了完善。譬如亮菌 [Armillariella tabescens(Scop. ∶ Fr.) Sing.],含有假蜜环菌甲素,用来治疗胆囊炎、急性或慢性肝炎有一定效果。那么含有较多与亮菌成分相似的双孢蘑菇、树舌、云芝,原则上来说是都能够完全实现其医学或者药用价值。同时经过临床应用分析,他们的护肝的作用基本上完全相近;可治疗迁延性和慢性肝炎,可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乙型肝炎核心抗原转阴[3~5]。然而从成本的角度上来看,很显然,双孢蘑菇从种植到采收的基础成本要明显小于云芝,这样对于降低药物的基础使用与综合利用“门槛”显然是有极大帮助的。 不过也应当比较慎重地强调,由于一些比较特殊的食用菌提取物,虽然从医学以及药理学上的基础药效基本接近或者类似,但是对于不同的人体体质吸收差异来说,食用菌的基本结构对其药效产生一定影响的情况也的确存在。有些不仅根本不能够发挥其基本药效,甚至还有可能因为摄入量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吸收,从而延误了病患的系统化诊疗,完全违背了食用菌以及食用菌提取物的医学药用价值初衷。所以在临床应用基本方向并没有完全明确的情况下来看,食用菌提取物的提取过程与临床使用条件设置“因人而异”或者是“因环境而异”的前提,还是完全有必要的。 3 食用菌提取物的医药基本价值分析 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的确在某种程度上让养生与保健成为了当下最为受到关注的社会课题。而出于对人参等稀有药材在传统理念中的基本价值界定,很多人对于借助这些高端药材来完成养生,是的确情有独钟的。无论是处于爱屋及乌的想法,还是从成本的角度上考虑,具备这些药学价值的食用菌,在当下的保健品甚至是药品市场上的受关注程度的确较高。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提高了食用菌的社会应用价值过程中,也确确实实让食用菌提取物的药效分析呈现出从市场向技术应用的“反向效果作用”。 对于药材、药剂来说,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民众已经病患的身体状态,期间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模糊空间。所以对于食用菌提取物的药效分析,必须要做到客观、严谨、务实。 3.1 切忌混淆其“保健作用”与“药学价值” 市场对于食用菌的一种基本需求,尽管从其社会价值的层面上来说,能够有一种积极地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仅限于商业价值,根本不可能将其延伸到医学药用价值之上。所以在对其保健作用与药学价值的区分上一定要客观。尤其是涉及到病理学研究的时候,食用菌提取物的基本化学成分差异性,必须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差异化说明。 在当下的保健品市场上极为常见的以宣传糖类及糖醇类食用菌提取物为主的保健品过程中,市场及某些商家的炒作噱头,往往是来源于民众对于食用菌提取物的药学价值片面性认识,往往夸大其中一种食用菌提取物的基本效果。然而这种食用菌提取物往往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药效是存在很大局限性的;其商业价值、社会价值与医学价值在这种环境中根本不会是成正比的,完全是基于市场炒作的过程中才形成的一种有针对性地宣传。例如说在压片糖果制作过程中,植物干粉或食用菌干粉、植物提取物或食用菌提取物、糖类或糖醇类,所述原料各自在压片糖果中的质量百分比为:植物干粉或食用菌干粉20%~60%、植物提取物或食用菌提取物30%~75%、糖类或糖醇类5%~30%。这完全符合对于保健品的一种基本认识,其也的确对于那些生理状态欠佳的人会形成一定的优化。但是其这种价值与医药学价值应用,特别是复方药的药效,显现之间是存在着较大差距的。毕竟前者将粉碎后的所有原料混合得到总混物料。所述总混物料水分质量百分比为4%~10%;总混物料的松密度:0.4 g·mL-1~0.7 g·mL-1;总混物料的Carr指数范围为10%~35%。在病理学的层面上来说,并不符合复方药的基本要求。 3.2 尊重其医用基本效果 翻阅海外的一些医学研究资料,特别是一些东南亚地区的涉及中药材的资料中,对于食用菌提取物的有效利用往往局限在灵芝上,而且有些资料或归类甚至是总结出很多翔实的数据信息。诚然,这的确是对食用菌提取物的在临床应用上所归纳和总结出来的一些宝贵经验,但是从食用菌提取物的药效学基本价值分析来看,其设定的前提所形成的差异性认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对食用菌的物种分类显然有局限性或者是选择性上的差异。 譬如说,清宫侍女德龄著《御香飘渺,御膳房》论通江银耳说:“银耳那样的东西,它的市价贵极了,往往一小匣子银耳就要花一十、二十两银子才能买到。”在当时的环境中,银耳的医用基本效果,首先会建立在其市场价值的基础上所形成差异。然而从当下的社会环境来看,这种前置性的限制显然是根本不存在的。其实经过临床研究发现,在晒干了之后,菌藻类食物中主要都是些碳水化合物了,含量基本都在50%以上,如蘑菇、香菇、银耳、木耳等。新鲜的菌藻类碳水含量较低,不足7%。蘑菇中的碳水化合物有很大一部分成分是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如果不进行进一步地加工和提炼,根本不可能存在较高的医药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混淆的一个误区就是直接食用与提取物综合利用上的差异性认识。作为国人来说,对于“药膳”并不陌生。再加上食用菌的基础食用价值又很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有人将“食用”与“药用”直接关联起来解读。从生物化学的视角上来看,这种操作或许并没错。但是必须要强调的是,不同的食用菌其所含的成分之间存在差异;而且因为人体的生理机能之间也存在个体性的差异。武断地将食用与药用并联起来,或许并不能完全实现“以食替补”的效果。必须遵循严谨的医药基本常识,才能够真正地将其药效发挥到极致。 毕竟之所以称之为“提取物”,就充分地说明了其是完全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取。这样便于其发挥药效,具有高度浓缩的概括性意义。已经完全跳脱出了“保健”的狭隘认识,上升到专业治疗的医学范畴中,二者在本质上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个研究与实用方向。 4 食用菌提取物的复方药效学解析 从药效学上的研究来说,研究复方类药物的初衷要么是基于提高药动,要么是为了提升药效,那这样或许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其结构。当然在结构改造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因为基团改动而造成的药效降低,或者干脆消失的衍生物。这类化合物的作用一般是用于总结构效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异麦芽酮糖醇Fig.1 Isomaltitol 与国际惯例略有差池的是,在国内,由于中医药学对于食用菌的研究较早,所以在其药效学的界定上,食用菌与药用菌是被分来来进行界定的。不过一些成型的实用研究方向和药效分析基本上是完全共通的。 要想平衡食用菌提取物的成本限制,同时还能够满足其确保药效,就必须从现有的技术条件入手来全面改善、优化、完善其提取过程。 例如李根培、朴惠善学者在2010年《中国食用菌》上发表的文章《桦褐孔菌化学成分与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中,提到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的提取物。特别是热干的菌丝体有强的抵制巨细胞形成的活性,对艾滋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过深度分析与总结之后就会发现,其提取过程中很多其实与国外的提取和应用过程并不完全相同。这就充分地论证了基于不同的目的来完成食用菌的提取物操作,可能对其药效学会产生一定指标性比较明显的影响(如图2所示)。与之具有相同意涵的还有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灵芝研究著名专家林志彬教授就曾在《医学学报》上发表《灵芝三萜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文。文中详细的阐述了灵芝三萜抗肿瘤的机理,并旗帜鲜明地指出,灵芝三萜具有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和良好的镇痛作用。新加坡皇家医药研究中心则证实,自然界中除灵芝(Ganoderma lucidumKarst)外,其它植物很少含有三萜类。灵芝三萜广泛的生理活性是灵芝(孢子)产品品质控制和功效的重要参数。世界科学及文献也对灵芝三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共同印证了灵芝三萜(尤其是四环、五环三萜)抑制肿瘤这一典型的药效。也就是在理论上来说,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可以完全至少从3个不同的方向实现在复方类药物上的综合利用。 图2 糖类甘油醛、去氧核糖醇分析Fig.2 Analysis on sugar glyceraldehyde and deoxyribitol 5 结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食”与“补”往往是不分伯仲的。然而在现代医学的角度上来看,复方类药物中不同的药效显现,必须要有针对性极强的药理价值作为支撑。那么单纯的利用食补,就显然不能够体现出其医学价值和药效。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提升,将综合利用食用菌的商业价值与医药学价值,根据不同的食用菌品种区分开来,显然能够增强食用菌的综合利用效能。 食用菌提取物对于肿瘤的抑制效果,正在透过医学技术研究人员的实验室研究源源不断地显现出来。那么如何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将其药效发挥到极致,就必须从食用到药用,从野生到人工栽培不同的层面与视角上,对于食用菌有明确的界定。这才符合科学、严谨、务实的医药学研究工作理念。 [1] 李玉. 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机遇和挑战——走中国特色菇业发展之路,实现食用菌产业强国之梦[J]. 菌物研究,2018,16(3):125-131. [2] 顾可飞,周昌艳,李晓贝.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J]. 食品工业,2017,38(10):228-231. [3] 李亚娇,孙国琴,郭九峰,等. 食用菌营养及药用价值研究进展[J]. 食药用菌,2017,25(2):103-109. [4] 华蓉,张微思. 云南省野生食(药)用菌主要品种及其药用价值[J]. 中国食用菌,2017,36(2):69-72,75. [5] 管道平,胡清秀. 食用菌药残留限量与产品质量安全[J]. 中国食用菌,2008(2):3-6.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几乎没有任何一种文明能够与华夏文明能够在医学上形成比较系统化地对比。毕竟只有中医将“内五行”与“外五行”相互结合起来阐述其重要性。而就在这个过程中所透过不断地探索所衍生出来的“食疗”、“药膳”在时至今日仍然受到高度的重视和肯定。1 食用菌以及食用菌提取物据现有文史资料的考证,最迟不晚于战国时期,菌类就被作为一种食材广泛地应用在较为重要的宫廷宴会场合。而无论在《神农本草经》还是《本草纲目》中,都有食用菌以及食用菌提取物作为重要的药材,纳入到临床医学诊疗的明确记载。不过也必须客观地讲,在当时生产力较弱的状态下,特别是对医学理念并没有形成系统化认识的过程中,当时的食用菌提取物有效利用的确偏低。因此其药用价值基本上都是透过不断地探索、摸索,从而实现不断优化的。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食用菌以及食用菌提取物的有效利用,无论是从方向、渠道还是方式上都有明显地改观。一方面,食用菌被作为“生药”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高度肯定。1974年刘波先生所著的《中国药用真菌》中,对于食用菌的“生药”价值予以了全面地肯定。特别是对于诸如香菇多糖等物质的利用,明显地提出了从不同的角度完成不同利用的现代化医药学使用理念。这样就让食用菌以及食用菌的提取物从单一的药材利用向融合型药材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食用菌被作为“中成药”已经实现了其药效的综合利用。《中国药用真菌图鉴》一书中,所记载的能够显现出具有抗癌抗肿瘤效果的药用真菌多达216种。而这其中绝大多数有效成分,都能够在较为常见的食用菌中提取出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明显地降低了食用菌作为中成药的基础成本,能够让食用菌以及食用菌的提取物在病理学综合化利用上全面提升其医学价值2 食用菌提取物的基础化学成分对于很多并没有医学基本常识的普通民众而言,“谈菌色变”完全是一种下意识地反映。毕竟从常理上来说,菌类对于正常的生活状态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要远远大于其正面影响,其实完全这是对于“菌”的一种狭隘性认识。食用菌的存在不仅根本不可能对于人体正常的食物摄入产生任何负面影响,而且还能够透过这种食用菌的有效利用,彻底扭转甚至改变可能存在的人体生理病态。其中最为明显的当属食用菌的抗肿瘤提取物,利用食用菌的抗肿瘤物质主要是多糖和蛋白多糖体。真菌多糖是一种生物反应修饰剂,它并不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间接的抑制肿瘤生长[1~2]。人们最为熟知的人参中其实就包含有较多的植物多糖,传统中医药学中所提出的“人参吊命”其实很多程度上就是植物多糖的一个临床使用过程。但是因为人参的价值较高,在现有条件下无论是大面积种植,还是综合性量化提取,都因为成本的因素受到明显地限制。当代医学技术的不断优化与提升,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将食用菌提取物的提取过程进行了完善。譬如亮菌 [Armillariella tabescens(Scop. ∶ Fr.) Sing.],含有假蜜环菌甲素,用来治疗胆囊炎、急性或慢性肝炎有一定效果。那么含有较多与亮菌成分相似的双孢蘑菇、树舌、云芝,原则上来说是都能够完全实现其医学或者药用价值。同时经过临床应用分析,他们的护肝的作用基本上完全相近;可治疗迁延性和慢性肝炎,可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乙型肝炎核心抗原转阴[3~5]。然而从成本的角度上来看,很显然,双孢蘑菇从种植到采收的基础成本要明显小于云芝,这样对于降低药物的基础使用与综合利用“门槛”显然是有极大帮助的。不过也应当比较慎重地强调,由于一些比较特殊的食用菌提取物,虽然从医学以及药理学上的基础药效基本接近或者类似,但是对于不同的人体体质吸收差异来说,食用菌的基本结构对其药效产生一定影响的情况也的确存在。有些不仅根本不能够发挥其基本药效,甚至还有可能因为摄入量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吸收,从而延误了病患的系统化诊疗,完全违背了食用菌以及食用菌提取物的医学药用价值初衷。所以在临床应用基本方向并没有完全明确的情况下来看,食用菌提取物的提取过程与临床使用条件设置“因人而异”或者是“因环境而异”的前提,还是完全有必要的。3 食用菌提取物的医药基本价值分析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的确在某种程度上让养生与保健成为了当下最为受到关注的社会课题。而出于对人参等稀有药材在传统理念中的基本价值界定,很多人对于借助这些高端药材来完成养生,是的确情有独钟的。无论是处于爱屋及乌的想法,还是从成本的角度上考虑,具备这些药学价值的食用菌,在当下的保健品甚至是药品市场上的受关注程度的确较高。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提高了食用菌的社会应用价值过程中,也确确实实让食用菌提取物的药效分析呈现出从市场向技术应用的“反向效果作用”。对于药材、药剂来说,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民众已经病患的身体状态,期间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模糊空间。所以对于食用菌提取物的药效分析,必须要做到客观、严谨、务实。3.1 切忌混淆其“保健作用”与“药学价值”市场对于食用菌的一种基本需求,尽管从其社会价值的层面上来说,能够有一种积极地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仅限于商业价值,根本不可能将其延伸到医学药用价值之上。所以在对其保健作用与药学价值的区分上一定要客观。尤其是涉及到病理学研究的时候,食用菌提取物的基本化学成分差异性,必须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差异化说明。在当下的保健品市场上极为常见的以宣传糖类及糖醇类食用菌提取物为主的保健品过程中,市场及某些商家的炒作噱头,往往是来源于民众对于食用菌提取物的药学价值片面性认识,往往夸大其中一种食用菌提取物的基本效果。然而这种食用菌提取物往往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药效是存在很大局限性的;其商业价值、社会价值与医学价值在这种环境中根本不会是成正比的,完全是基于市场炒作的过程中才形成的一种有针对性地宣传。例如说在压片糖果制作过程中,植物干粉或食用菌干粉、植物提取物或食用菌提取物、糖类或糖醇类,所述原料各自在压片糖果中的质量百分比为:植物干粉或食用菌干粉20%~60%、植物提取物或食用菌提取物30%~75%、糖类或糖醇类5%~30%。这完全符合对于保健品的一种基本认识,其也的确对于那些生理状态欠佳的人会形成一定的优化。但是其这种价值与医药学价值应用,特别是复方药的药效,显现之间是存在着较大差距的。毕竟前者将粉碎后的所有原料混合得到总混物料。所述总混物料水分质量百分比为4%~10%;总混物料的松密度:0.4 g·mL-1~0.7 g·mL-1;总混物料的Carr指数范围为10%~35%。在病理学的层面上来说,并不符合复方药的基本要求。3.2 尊重其医用基本效果翻阅海外的一些医学研究资料,特别是一些东南亚地区的涉及中药材的资料中,对于食用菌提取物的有效利用往往局限在灵芝上,而且有些资料或归类甚至是总结出很多翔实的数据信息。诚然,这的确是对食用菌提取物的在临床应用上所归纳和总结出来的一些宝贵经验,但是从食用菌提取物的药效学基本价值分析来看,其设定的前提所形成的差异性认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对食用菌的物种分类显然有局限性或者是选择性上的差异。譬如说,清宫侍女德龄著《御香飘渺,御膳房》论通江银耳说:“银耳那样的东西,它的市价贵极了,往往一小匣子银耳就要花一十、二十两银子才能买到。”在当时的环境中,银耳的医用基本效果,首先会建立在其市场价值的基础上所形成差异。然而从当下的社会环境来看,这种前置性的限制显然是根本不存在的。其实经过临床研究发现,在晒干了之后,菌藻类食物中主要都是些碳水化合物了,含量基本都在50%以上,如蘑菇、香菇、银耳、木耳等。新鲜的菌藻类碳水含量较低,不足7%。蘑菇中的碳水化合物有很大一部分成分是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如果不进行进一步地加工和提炼,根本不可能存在较高的医药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混淆的一个误区就是直接食用与提取物综合利用上的差异性认识。作为国人来说,对于“药膳”并不陌生。再加上食用菌的基础食用价值又很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有人将“食用”与“药用”直接关联起来解读。从生物化学的视角上来看,这种操作或许并没错。但是必须要强调的是,不同的食用菌其所含的成分之间存在差异;而且因为人体的生理机能之间也存在个体性的差异。武断地将食用与药用并联起来,或许并不能完全实现“以食替补”的效果。必须遵循严谨的医药基本常识,才能够真正地将其药效发挥到极致。毕竟之所以称之为“提取物”,就充分地说明了其是完全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取。这样便于其发挥药效,具有高度浓缩的概括性意义。已经完全跳脱出了“保健”的狭隘认识,上升到专业治疗的医学范畴中,二者在本质上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个研究与实用方向。4 食用菌提取物的复方药效学解析从药效学上的研究来说,研究复方类药物的初衷要么是基于提高药动,要么是为了提升药效,那这样或许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其结构。当然在结构改造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因为基团改动而造成的药效降低,或者干脆消失的衍生物。这类化合物的作用一般是用于总结构效关系(如图1所示)。图1 异麦芽酮糖醇Fig.1 Isomaltitol与国际惯例略有差池的是,在国内,由于中医药学对于食用菌的研究较早,所以在其药效学的界定上,食用菌与药用菌是被分来来进行界定的。不过一些成型的实用研究方向和药效分析基本上是完全共通的。要想平衡食用菌提取物的成本限制,同时还能够满足其确保药效,就必须从现有的技术条件入手来全面改善、优化、完善其提取过程。例如李根培、朴惠善学者在2010年《中国食用菌》上发表的文章《桦褐孔菌化学成分与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中,提到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的提取物。特别是热干的菌丝体有强的抵制巨细胞形成的活性,对艾滋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过深度分析与总结之后就会发现,其提取过程中很多其实与国外的提取和应用过程并不完全相同。这就充分地论证了基于不同的目的来完成食用菌的提取物操作,可能对其药效学会产生一定指标性比较明显的影响(如图2所示)。与之具有相同意涵的还有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灵芝研究著名专家林志彬教授就曾在《医学学报》上发表《灵芝三萜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文。文中详细的阐述了灵芝三萜抗肿瘤的机理,并旗帜鲜明地指出,灵芝三萜具有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和良好的镇痛作用。新加坡皇家医药研究中心则证实,自然界中除灵芝(Ganoderma lucidumKarst)外,其它植物很少含有三萜类。灵芝三萜广泛的生理活性是灵芝(孢子)产品品质控制和功效的重要参数。世界科学及文献也对灵芝三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共同印证了灵芝三萜(尤其是四环、五环三萜)抑制肿瘤这一典型的药效。也就是在理论上来说,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可以完全至少从3个不同的方向实现在复方类药物上的综合利用。图2 糖类甘油醛、去氧核糖醇分析Fig.2 Analysis on sugar glyceraldehyde and deoxyribitol5 结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食”与“补”往往是不分伯仲的。然而在现代医学的角度上来看,复方类药物中不同的药效显现,必须要有针对性极强的药理价值作为支撑。那么单纯的利用食补,就显然不能够体现出其医学价值和药效。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提升,将综合利用食用菌的商业价值与医药学价值,根据不同的食用菌品种区分开来,显然能够增强食用菌的综合利用效能。食用菌提取物对于肿瘤的抑制效果,正在透过医学技术研究人员的实验室研究源源不断地显现出来。那么如何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将其药效发挥到极致,就必须从食用到药用,从野生到人工栽培不同的层面与视角上,对于食用菌有明确的界定。这才符合科学、严谨、务实的医药学研究工作理念。参考文献:[1] 李玉. 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机遇和挑战——走中国特色菇业发展之路,实现食用菌产业强国之梦[J]. 菌物研究,2018,16(3):125-131.[2] 顾可飞,周昌艳,李晓贝.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J]. 食品工业,2017,38(10):228-231.[3] 李亚娇,孙国琴,郭九峰,等. 食用菌营养及药用价值研究进展[J]. 食药用菌,2017,25(2):103-109.[4] 华蓉,张微思. 云南省野生食(药)用菌主要品种及其药用价值[J]. 中国食用菌,2017,36(2):69-72,75.[5] 管道平,胡清秀. 食用菌药残留限量与产品质量安全[J]. 中国食用菌,2008(2):3-6.

文章来源:食用菌学报 网址: http://syjxb.400nongye.com/lunwen/itemid-17890.shtml


上一篇: 食用菌提取多糖对酒精性肝损伤改善测试
下一篇: 畜牧与动物医学论文_蛋鸡滥用兽药的危害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食用菌学报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